近日,由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共同成立 的中国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专家组制订的《中国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发布了,为各级临床医师提供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急性肾损伤整体指导建议。本文将主要总结一下新版指南里面关于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与监测和特殊人群防治的主要内容。
概述
急性肾损伤(AKI)是住院患者中最常见且具有高死亡风险的危重症。AKI病因繁多,机制复杂,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危害巨大的特征。研究证据表明,AKI患者新发或进展为慢性肾脏病(CKD)的风险增加2.67倍,尿毒症风险增加4.81倍,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38%,死亡风险增加1.80倍,5年再住院率达到32.4%,全球因AKI死亡人数超过200万/年,极大增加了医疗和财务成本,为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2017年一项包含全国21个省级行政区共60家不同级别医院的横断面调查发现,成年住院患者的AKI检出率为0.97%,院内全因死亡率为16.5%。另一项全国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65万住院患者,在校正了血肌酐检测频率及年龄、性别、合并症(查尔森合并症评分)、临床操作、医院等级等因素后,AKI发生率为11.6%,患者院内死亡率为 8.8%。上述研究均发现,我国住院患者普遍存在肾脏功能动态监测不足,住院期间具有重复血肌酐测定的患者比例仅为25%~30%,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63.2%~67.6%)。此外,不同医院均存在较高的AKI漏诊率及延误诊断率,来自全国44家医院2223230例住院AKI患者的数据显示,74.2%的AKI被医师忽略,有4.5%的AKI诊断被拖延。AKI的漏诊率很高,仅有16.7%的AKI通过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上报。以上原因均导致中国AKI发病率被严重低估。
AKI流行病学分类
1、社区获得性AKI(CA-AKI):CA-AKI定义为医院外发生的AKI。在我国住院患者中,CA-AKI的检出率为1.1%~2.5%,其中市县级医院CA-AKI在全部AKI患者中所占比例高于省级医院。CA-AKI病因存在地域差异,可能与饮食习惯及气候特点相关;尿路梗阻所致CA-AKI在我国南部地区相对更为常见,占CA-AKI病例的17.3%,可能与当地饮食习惯导致的高尿路结石患病率有关;此外,在我国南部地区,生物毒素和感染所致的CAAKI亦较其他地区更为常见;肾脏低灌注是我国北方地区CA-AKI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占 CA-AKI病例的 71.8%,可能与该地区高血压患病率高及高盐摄入有关;我国CA-AKI患者预后并不乐观,院内死亡率为4.6%~7.3%,只40.6%的患者肾功能可以完全恢复至基线水平。
2、医院获得性AKI(HA-AKI):HA-AKI定义为入院时肾功能正常,住院期间出现的AKI。目前关于AKI的研究通常基于住院人群。我国HA-AKI的总体发生率为0.8%~ 9.1%。在老年人群中,HA-AKI的发生率超过11%,可能与老年人多合并慢性疾病且有更多的药物暴露相关。肾前性因素(53.5%)是老年人HA-AKI的主要因素。在妊娠人群中,HA-AKI发生率约为 3.7%。HA-AKI的病因与CA-AKI相比更为复杂,多由一种以上损伤引起。总体而言,脓毒症(32%~35%)、肾脏低灌注(26%~29%)及肾毒性药物(23%~39%)是HA-AKI的主 要病因。HA-AKI患者预后较CA-AKI更差,院内死亡率为8.8%~34%,约半数死亡病例来自重症监护病房(ICU)。ICU患者AKI的发生率高达18%~55%,院内死亡率为22%~30%,90d病死率为41.9%。ICU中脓毒症所致AKI比例高达半数以上。此外,手术、心源性休克、低血压、肾毒性药物使用等亦为常见病因。
AKI的诊疗流程
专家组推荐AKI的诊断流程如图1(专家共识),先明确AKI的诊断和分期,再鉴别AKI的病因。
在生物学标志物监测中,专家组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床可考虑选用NGAL、KIM-1、白细胞介素-18(IL-18)、胱抑素C、尿TIMP-2和IGFBP7等生物标志物进行辅助诊断,在拟诊AKI时减少漏诊率。
特殊人群AKI的防治
老年AKI防治推荐意见中包含:建议对AKI高风险患者定期监测血肌酐、血清胱抑素 C、尿 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和尿量,以早期诊断AKI。
儿童AKI防治推荐意见中包含:建议联合生物标志物(如血清胱抑素 C、尿NGAL等)对早期儿童AKI进行科学评估。
禾柏解决方案
在AKI的实验室检查方面,NGAL和胱抑素C是两项重要的检查项目。禾柏生物出品的NGAL与胱抑素C检测试剂,采用双液相反应体系,具有取样微量、反应快速等优势,用精准的检测结果为AKI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预后评估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