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EN
CH EN

新平台 新项目——禾柏胃泌素17上市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1日

我国胃癌现状

胃癌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47.9万例,死亡病例37.4万例,分别占全球胃癌新发和死亡病例的44%和48.6%。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位列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死亡率的第3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胃癌防治是我国恶性肿瘤防控面临的重大挑战。

早期胃癌预后良好,5年总生存率达90%以上,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仅为30%。而我国早期胃癌诊断率低于10%,这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前列的重要原因。

早期胃癌筛查的挑战与必要性

早期胃癌的检出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在胃癌发生早期,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因此大部分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且常伴有远处转移。晚期患者通常具有吞咽困难、虚弱、消化不良、呕吐、体重减轻、早期饱腹感和/或缺铁性贫血等症状,这些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略,严重耽误了病情控制和治疗的最佳时间[2]

胃镜和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是临床上常用的胃肠道黏膜病变诊断方式。但中国胃癌危险人群超过3亿人,现有的医疗资源只能完成每年3000万例的胃镜检查[3]。同时患者对侵入性检查依从性低,因此胃镜与活检难以应用于大规模胃癌筛查。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有序扩大癌症筛查范围,推进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 年)》要求医院建立“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开展胃癌机会性筛查。机会性筛查可有效提高胃癌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率,扩大癌症筛查覆盖率,防止早期胃癌进展为中晚期胃癌。因此,我国亟待建立有效的标志物体系和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的检测方法以预警胃癌的发生。

新平台 新项目——禾柏胃泌素17上市

胃泌素17简介

胃泌素17(G-17):是一种主要由胃窦和十二指肠的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对调节消化道功能和维持其结构完整有重要作用。人体中, 95%以上有生物活性的胃泌素是α-酰胺化胃泌素,主要含两种异构体G-17和G-34,其中80%~90%是G-17。G-17仅由胃窦部G细胞分泌,因此G-17是反映胃黏膜损伤情况的重要指标。

新平台 新项目——禾柏胃泌素17上市

胃泌素17与胃癌筛查

胃泌素由胃窦G细胞在正常生理消化过程中释放,G-17是外周血中最丰富的循环胃泌素。有胃部疾病的患者的胃黏膜功能与健康人群具有明显的区别,血液中G-17水平偏高。Zagari等对包含4241例受试者的20项研究的荟萃分析评估了血清标志物对预测胃部疾病的检验效果,结果显示G-17对萎缩性胃炎诊断的灵敏度为62%(95%CI 0.49~0.74),特异度为91%(95%CI 0.81~0.96)[4]

近年来,PG和G-17联合检测被称为新“ABC”法,2018年李梦颖等研究了新“ABC”法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2.59% 和 54.46%,对癌前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 异度分别为62.10% 和75.00%,与旧“ABC”法(PG联合Hp IgG抗体检测)相比,新“ABC”法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5]。这些研究表明单一血清学标志物的诊断效果有限,不同标志物的组合可提高诊断价值[6]

基于以上事实,《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指出:PG主要检测萎缩性胃炎,G-17检测覆盖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等多种胃肠道疾病。PG和G-17联合检测对胃部疾病诊断价值高,可用于胃癌风险提示[7]

同时该共识还给出了早期胃癌检验的推荐流程 

新平台 新项目——禾柏胃泌素17上市

如图所示: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PG、G-17和Hp检测,当任意一项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建议进行RS19 基因甲基化检测,并及时关注胃部健康。当基因甲基化检测也呈现阳性时,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排除癌症风险,对于印戒细胞癌还需CT等影像学检查;如果临床确诊为癌前病变,进行相关治疗的同时,建议后续继续关注胃部健康,利用RS19基因甲基化或者肿瘤标志物进行随访监测;如临床确诊为胃癌,在术后或者放化疗治疗后,应注意定期随访,预防复发。如果上述指标检测结果为阴性,但是患者已出现胃部不适,建议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胃部检查。

胃泌素17临床意义

1、G-17 水平升高:老年萎缩性胃炎、胃癌、萎缩性胃体胃炎、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


2、G-17 水平下降:萎缩性胃窦胃炎、全胃多灶性萎缩;


3、G-17浓度变化:可用于鉴别不同类型的萎缩性胃炎。


哪些人群需要检测胃泌素17

根据《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中关于胃癌高危人群的划分标准,以下符合第1项和2~6项中任一项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8]

①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②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③H.pylori感染者;

④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⑤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⑥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禾柏生物解决方案

禾柏生物的PalmF掌中快检平台,以其卓越的高灵敏度、精巧的小体积和便捷的操作方式闻名。现全新推出的胃泌素17配套试剂,操作流程简便快捷,迅速提供结果,助力中国胃癌筛查的展开。

新平台 新项目——禾柏胃泌素17上市

参考文献

[1]Sung H , Ferlay J , Siegel R L ,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21, 71(3):209-249.DOI:10.3322/caac.21660.

[2]Lordick F, Carneiro F, Cascinu S, et al. Gastric cancer: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ollowup[J]. Ann Oncol, 2022, 33(10): 10051020. DOI: 10.1016/j.annonc.2022.07.004.

[3]王洛伟, 辛磊, 林寒, 等 . 中国消化内镜技术发展现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5, 32(8):501515.DOI:10.3760/cma. j.issn.10075232.2015.08.001.

[4]Zagari RM, Rabitti S, Greenwood DC,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pepsinogen, gastrin-17 and anti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odies serum assays for the diagnosis of atrophic gastritis[J].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7, 46(7):657-667. DOI: 10.1111/apt.14248.

[5]李梦颖, 张德庆, 陆绚, 等 . 两种血清学方法在胃癌及其癌前状态筛查中的价值[J]. 中华内科杂志, 2018, 57(12): 907911. DOI: 10.3760/cma. j. issn. 0578-1426.2018. 12.006.

[6]Shen H, Xiong K, Wu X, et al.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gastrin-17 and pepsinogen for gastric cancer screening in Eastern China[J]. Gastroenterol Res Pract, 2021, 2021:6894248. DOI: 10.1155/2021/6894248.

[7]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3,46(04):347-359.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20728-00440

[8]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J].中华消化杂志, 2014, 34(007):361-377.DOI: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4.07.001.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