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是以IgG型为主的抗体。
1964年起,临床经不断研究发现,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抗 Sa抗体、抗丝集蛋白抗体(AFA)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这些抗体在检测时易受到抗原物质异质性及制备技术难度大等因素影响,导致其无法在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1]。
随着临床进一步研究发现,AKA、APF、抗Sa抗体、AFA的化学结构存在相关性,其识别表位上的主要抗原决定均包含瓜氨酸,因此被统称为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该抗体在RA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
抗CCP抗体的临床意义
1.RA的早期诊断
抗CCP抗体可在RA患者表现出临床典型症状前产生,并且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有研究指出,抗CCP抗体在患者首次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出现的14年前就可以在其血清中检测到(结果如下图所示)[3]。
2.RA的关键判定指标
2021年最新发布的《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建议临床医师参考2010年ACR/EULAR 联合颁布的RA分类标准,将抗CCP抗体检测作为确诊RA的标准之一[4]。
3.有助于对早期滑膜炎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5]
4.对关节的侵蚀性病变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研究表明, 抗CCP抗体阳性的未分化关节炎患者3年内进展为RA的概率约为90%,其原因可能与参与疾病的致病过程有关[6]。
5.指导RA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
有文献指出,抗CCP阳性的RA患者较阴性患者对甲氨蝶呤用药敏感,可为临床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和选择相应药物提供参考[7]。
6.观察RA治疗效果的可靠指标
抗CCP抗体浓度与RA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发展有关,浓度的高低可有助于判断预后,浓度高往往提示预后不佳,发生关节侵蚀的危险大。是观察病情与药物疗效的可靠指标。
参考文献
[1]秦育滨,陈武生,李妙娜,赖丽思,徐孝伦.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2019,9(04):21-24.
[2]张建,李芳.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4):144.
[3]Nielen M M J , Schaardenburg D V , Reesink H W , et al. Specific autoantibodies precede the symptom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 study of serial measurements in blood donors[J].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2004, 50(2):380-386.
[4]1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自身抗体检测专业委员会, 2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 3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 2021, 60(6):6.
[5]陈光耀, 胡琪, 徐愿,等. 类风湿关节炎超声下亚临床滑膜炎的特征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6):4.
[6]Time to include fine specificity ACPAs in the routin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 Arthritis & rheumatology (Hoboken, N.J.), 2018.
[7] Willemze A , Trouw L A , Toes, René E. M, et al. The influence of ACPA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n the course of RA[J]. 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 2012, 8(3):144-52.